高海虹:专业、精致 以作品不断攀岩高峰的气象才女

来源: 黑龙江省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0-05-12


         高海虹,1977年3月出生,现工作于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2015-2019年连续五年获得中国气象报社优秀通讯员。受邀多次参加全国学术交流,十余篇宣传、气象服务及影视类论文获奖。作为影视编导,主创节目在第八届全国气象影视服务业务竞赛中获奖;为中国天气频道制作《中国地理探奇》《自然灾害纪录片》《变化的地球》等多部专题片,并被选评为特色节目参加广电总局全国纪录片展播,所制作的近100分钟涵盖地理、动物、考古、旅游、人文、自然灾害等多领域的科普人文纪录片,宣传了黑龙江省独有的生态、旅游及气候资源。作为编委参加《影音存史志,回首证初心--中国气象影视制播30周年》《气象史料挖掘与研究工程》等书的编写工作,先后获得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先进个人、全省气象法治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科普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代表单位与高铁、政法、医疗、林业、水文等部门合作制作各类专题片,其专业、精致而又富有情怀的作品风格广受好评。


高海虹部分佳作欣赏

    《-20℃,在松花江上采30多万块冰        

     30多万块来自松花江的天然冰块,经过仔细雕琢,变身为巧夺天工的冰雕,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在松花江上采冰的他们,是这一冰雪艺术的“幕后英雄”,也是要把日子过得更红火的奋斗者。 

  伴着北方刺骨的寒风,已封江的松花江冰面显得巨大而冷冽,冰面上覆盖着斑驳的霜迹。采冰的汉子喊着号子,攒着劲儿,脸颊通红。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巧夺天工的冰雕在灯光映衬下绚丽夺目,散发着中国冰雪文化的巨大魅力,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

  许多人不知道,在工业制冰已成为主流的今天,这些冰雕的“前身”多少年来始终是来自松花江的天然冰。

  松花江水流稳定,冰晶核在冬季特定的温度下不断生成又不断被打破,于是就形成了密度均匀、通体透明的冰块。不过,一条大河,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冰也有好坏。识得好冰,再用几十年传承下来的老手艺,在短短十几天里,把它们取出来,殊为不易。

  采冰人,便有这个本事。

   

  繁忙的江面上,冰块源源不断运往冰雪大世界。 

  寻冰 

  从哈尔滨市郊县五常来松花江采冰的路上,王利平还给一个过路人指了路。不夸张地说,他比本地人更了解冬天的松花江。

  五常大米的香,全国闻名。到了冬天,黑土地冰封“冬眠”,在五常县种大米的王利平没闲着,趁着农闲来松花江采冰,这已经是第21年了。

  像王利平这样的采冰人,每年有近千人。他们大都是来自哈尔滨周边县市的农民。采冰这项手艺多年传承下来,也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群体。比如,哈尔滨市松北区万宝镇便博得了“采冰之乡”的名声,镇里一个村就能组成好几个三十多人的采冰队。这不,2018年冬天的采冰队伍,队员大都是从万宝镇来的。“今年是我第三年来了,赶上农闲,和村里的乡亲一起搭伴来。”队伍里年纪最小的张占利说。

  每年进入12月,松花江冰天雪地,江面上超过-20℃,寒风刺骨,却是采冰的好时候。

  首先,要找到一块理想的采冰区域,冰层质量、厚度等要具备开采的条件。谁来判断和把控?自然是采冰队长——经验非常丰富的冰把头。在如此浩大的队伍里,冰把头自然也不少,但女冰把头刘淑娟格外引人注目。

  刘淑娟从小长在松花江畔,从16岁开始,就跟随父辈在江上采冰,今年是第20年。哪里冰层质量好,哪里厚度高,什么样的冰不能采,她一清二楚。“冰不能有气泡,也不能有杂质,找一块理想的采冰区域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水下气泡、泥沙含量都会影响冰的透明度。”刘淑娟说。

  她说着笑了起来,眼睛格外有神。“今年老天爷帮忙,看,松花江江面非常干净,冰质也非常好,阳光一出来,晶莹剔透。”凌晨4点左右,刘淑娟就带着采冰队员开始忙碌,她要监管、协调自己所在队伍负责的采冰现场,在江面上拉直线、量距离,确定采冰区域,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祭冰 

  正式采冰的日子定下来了——12月7日,采冰节。

  在我国东北,这算是个古老的节日了。古时候,人们冬季要储存水源,便把采来的冰储存在室外,用的时候取一块。但采冰惊扰了江神,怎么办?人们便举行祭祀仪式,感谢大自然馈赠。如今冬季饮水再不依赖冰块,但原有的采冰习俗与祭祀习俗仍在继承和发展。

  “春耕、夏耘,魂牵黑土;秋收、冬藏,魄动松江”,在大祭司严肃的宣读中,采冰仪式正式开始。探冰人手持探杆现场测绘探冰图,并将今年的探冰图献给冰把头。冰把头大声诵读后,带领采冰队员将斟好的酒水一饮而尽,准备出征。

  “祭江神,抚生灵,保平安!”祭祀江神仪式为采冰人祈福,冰把头手持大盆,以五谷祭江。随着采冰汉子的一声声呼吼,采冰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在喧闹的鞭炮声中,今冬松花江面所采的第一块冰被起出冰面。

  冰把头甲继海身着黄色兽皮,头戴皮帽,一看就是为祭祀仪式特意打扮过。取冰的时候,他粗犷的脸上带着敬意。很难想象,年轻时的他曾是叱咤商海的成功人士。

  他开过汽车配件供应站,经营过知名品牌的肥牛火锅店。这些年来,甲继海始终走在时尚最前沿,各种形象大使和品牌代言人让他成了名副其实的“行为艺术家”,哈尔滨大大小小各种活动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每逢节假日,甲继海的“老街乐队”会在中央大街演奏,50多个国家的民歌、乐曲,载歌载舞,把中央大街——这条哈尔滨著名的老街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甲继海这个名字,也成为冰城响当当的“活名片”。

  到了四十岁,他突然想干点儿别的,“更有意义的事儿”。“在我眼里,采冰是一门手艺,不是一个粗活,说是传承也许大了些,但的确是个绝活,没有经验的人做不了。能为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和手艺代言,我很骄傲。”甲继海说。

  取冰 

  松花江桥下游500米处,四个采冰的队伍,每组8人左右,正挥舞着冰镩、铁钩子,开槽、采冰、运冰,一气呵成。

  他们先在浮冰上用电锯对冰面进行初步分割,把大冰块分割成标准的小冰块。江面的冰用电锯锯成40米长、3.2米宽的冰块后,由于切割深度只有20公分左右,队员们便排成队,喊着号子“一二起”,整齐地把冰钎子举过头顶用力砸向冰面,“迫使”锯过的缝隙变大,让冰彻底断开。

   

  喊着号子炸冰的采冰人必须协同一致才能把冰炸开。 

   

  采冰人在切割冰面。 

  这叫“炸冰”。炸完冰,再把大冰块分割成长1.6米、宽0.8米、厚0.4米的小冰块,用钩子拉出江面,用铲车搬运装车运到冰雕施工地点。冰雪大世界每年总用冰量约18万立方米,需要30多万块这样的冰块。最忙的时候,刘淑娟从早上3点就开始工作,每天要在冰面上劳作十几个小时。为了赶进度,他们有时会工作到凌晨一点。

  冰面上到处都湿漉漉的,采冰人必须穿雨靴,还要穿上厚厚的棉袜,在鞋里垫上厚鞋垫。冰块刚拉上来时带着许多水,为防止形成“冰场”致脚底打滑,工人们把路修成锯齿状,冰块带上来的水都留在沟槽里,拉冰的时候脚就不会打滑了。

  分割好的冰块每个都在1000公斤左右,把这些冰块运出水面,是最费力气的环节。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冰拽上来时,经常满身是汗,还不敢休息,否则一整天就得穿着“冰衣”干活了。

  不小心掉进冰口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事。“从水里一出来衣服就结冰了,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不能动的木块,身上像针扎一样钻心地疼。”王利平1998年第一次采冰的时候就掉下去过。

  “那天下着大雪,气温大约只有-30℃,冰口很快就被积雪覆盖得严严实实,根本看不清路面。我在公路大桥下的松花江冰面上采冰,不小心掉到了冰口里,幸亏当时有个工友就在边上,连拖带拽把我拖上了岸。”王利平回忆说。

  现在,有20年经验的王利平,在采冰的队伍里,还兼职负责安全工作。提醒采冰工人注意安全,已经成为他的口头禅:“最重要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不出事儿。”

  采冰场上,采冰工人穿着安全衣,腰间系着安全绳,时不时地就会传来王利平的提醒声:“注意脚下,千万别摔倒!”

   

  快乐的采冰人。 

   

  采冰人休息瞬间。 

  爱冰 

  一辆铲冰的叉车正将采好的冰块送到卡车上,准备送往冰雪大世界。在阳光的照射下,冰块折射出金色的光芒。刘淑娟最喜欢这个时候冰的色彩。每年冰灯落成后,她都会去现场拍照,站在冰灯前,心里满溢着一种成就感。“没有我们采冰人,就没有璀璨的冰灯。没有冰灯的哈尔滨,怎么能称得上是冰城呢?”

  王利平和她一样,也觉得充满了成就感。40岁的男人,家里的顶梁柱,农忙时照顾家,冬天闲了,就出门赚钱。钱袋子鼓了,生活就更好了。“虽然辛苦,但每天采冰能赚好几百块钱,回去能过个好年。”

  20年了,这个年年给他带来满意收入的地方,悄然发生着变化。采冰工作从当年纯人工作业发展到标准化、机械化作业,游客越来越多,冰雪大世界的规模越来越大,科技感也越来越强。

  这座中国知名的冰雪城市,正通过冰雪艺术旅游让自己更富吸引力,让生活在这里、旅游来这里的人们更有获得感。

  “未来就是满满的希望吧。”王利平笑了,那样灿烂的笑容,像阳光下的冰块一样璀璨。(刊登于《中国气象报》2019年1月22日四版 )



让“供给”更适应“需求”

                                     ——黑龙江创新气象为农服务纪实


        眼下,虽然黑龙江大地春寒料峭,但在田野里、育苗大棚里,早已是欢声笑语的备春耕景象。

        作为全国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第一大省,黑龙江在全国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今,正是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从传统农业气象服务向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转型势在必行。新常态下,怎样为黑龙江的现代农业服务,如何转型发展,又如何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

        7000多公里600份问卷——从了解需求入手

        作为农业大省气象部门的“一把手”,在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思考后,杨卫东认为,作为政府公共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服务领域,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从生产端入手,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效益,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到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转变。特别要努力开发出形式上更具针对性、实用性,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在提供过程中更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产品,使“供给”更加适应“需求”。

        对于气象保障现代农业生产来讲,杨卫东表示,结合实际情况,气象服务供给在新常态下要逐步实现“四个转变”,即从重视对大田生产的气象服务逐步转向为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进行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从主要为粮食生产服务转向同时为经济作物发展服务;从主要为种植业服务转向同样注重养殖业、畜牧业服务;从为生产领域服务转向同时为仓储以及气候品质认证等流通领域服务。

        “脚带田间泥土,身披春天风沙,汗洒黑色土地,情系百姓农家。”这是讷河农户李奎财对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深入基层农户气象服务需求调查组给出的评价。

        他填写完调查问卷,聊完对气象服务的看法,准备清洗刚摘的水果,而这些来自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的几个人,脚上还沾着从田里带的泥泞土沙,就匆匆离开,赶往下一个地点。

        为了解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服务需求,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开展了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求调查,农业气象服务团队行程7000多公里,奔赴全省粮食主产区和特色经济作物产区的24个市、县,发放了600份问卷。通过调查,农业气象服务团队摸清了为农服务的新方向。

        18万枚标识——从给农产品认证切入

        增加气象服务有效供给,打造用户参与、互动反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流程,是黑龙江省气象为农服务的重中之重。

        “现在种粮食、卖产品,处处有学问、有科技,光靠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不好使。”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的褚丽娟说。

        这个合作社是黑龙江省首个通过气候品质认证的寒地水稻合作社。褚丽娟认为,气候“标签”非常有用。

        黑龙江省拥有寒地水稻、大豆等多种品质优良的农产品,尤其是大米品质享誉大江南北,农产品品质又与这里独特的气候条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农产品进行气候品质认证,会提高黑龙江省优质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民增收提供又一个有效途径。

        而今,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五常、宁安、富锦三地气象局,对申请企业所种植的水稻开展了气候品质认证工作,颁发了认证证书和认证报告,发放“特优”标识共计18万枚。

 这在黑龙江省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为了达到较好的社会效益,此前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曾作了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借鉴南方省份经验,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确定了本地的符合气候品质认证服务工作的流程,并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向社会公开征集气候品质认证标志,让更多的人更加关注黑龙江农业气象服务。

        从调查、探索,再到思考、提炼,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不断丰富实践成果,开展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模式》地方标准的研究、农业气象保险等服务。

        17.2万个合作社——用大数据连接“三农”需求端

        思考的深入会带来服务理念的新变化。目前,黑龙江省各类种植养殖大户包括合作社在内已经达到17.2万个,其中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万个,家庭农场和种植、养殖大户14.8万个。要将这些有真切服务需求数据应用于黑龙江气象服务现代农业之中,从而做到精准服务,就必须快捷地查询到这些新型农业主体的信息。

        为此,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建立了直通式气象服务种植养殖大户信息检索系统。通过这个数据库,可检索查询指定地区的各类新型农业主体的信息,包括按照新型主体的种类、种植规模进行浏览以及求和、求平均等,还可以下载调用。目前,这个数据库已被推广到黑龙江省各市、县气象局,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为农服务的道路上,农业气象服务人员走得很远,田间地头,双脚沾满泥土,捧回最真切的气象服务需求;他们也走得很近,用一个个实用的气象服务产品连接“三农”需求端,清晰记录着在现代农业路上的探索。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主任于宏敏说,当前该省正在开拓气象为农服务大数据业务,实现气象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共同探索气象信息如何利用“互联网+气象”通过大数据平台应用到智慧农业领域。(刊登于《中国气象报》 2016年4月14日 一版、二版)

 

 《 不 如 游 泳 

        不管细数多少游泳对于健康的裨益,用何种动人词汇赞叹池水中泳姿的美好,尝试这项运动对我来说都毫无吸引力,我还是坚持认为自己是不能下水的陆生物种。貌似没有什么好办法能阻止我一有空就懒在床上。

        有一天,爱人给我带回来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游泳馆培训学员卡”,课时、价格、期限均有详细说明,最重要的是上面有我的名字。而更不能忍受的是,卡片上写着“此卡不退不换”!我的脑中没有谢意可言,气愤地看了一眼得意洋洋的爱人,他再次劝说我,“你应该运动运动,从游泳开始吧!不然这费用就真的可惜了。”我知道,这一招杀手锏已经让我无路可退,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卡无人使用而白白浪费吗?一想到这个,身上的肉都会格外疼。

        我觉得自己是被逼迫学习了游泳。

        对于不爱运动、不亲水的我来说,每天走到游泳馆的路程,格外漫长,如同上刑场一样艰难。在水中憋气,掌握漂浮的动作要领,进入水中被凉意刺激……初来游泳班的不安逐渐被兴奋和充实替代,这些学习的过程让我对自己充满希望,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感觉自己很值得被期待,说不定我是一个别有天分、稳健灵敏的水中蛟龙呢?

        我终于学会了蛙泳。听着淡蓝色的水在自己的划动下发出美好的声音,我的身体在水的拥抱中也变得柔软轻松。在培训结束前的最后一次课上,老师鼓励我说,“你看他们都可以进入深水区,你也可以!”我犹豫了一下,内心电闪雷鸣:我能行吗?看着身边那些身手敏捷的学友们,在深水区里漂亮地游了几个来回,我不禁有些冲动,一花独放不是春,精彩故事哪能少了我!英难不问出身,我即是江湖中的低调豪杰!我奋力游向深水区,脑中反复播放着换气口诀,慢慢地感受着深水区的浮力变化,一瞬间无比欢欣。

        但这并不是传说中的圆满结局。在快到终点时,我换气突然过于急促,呛到了水,大声呼救之后被教练捞了出来,坐在泳池边上不停地吐水。虽然经历了一次危险,但奇怪的是,我对深水区的恐惧却减轻了,因为我知道了自己的弱点在哪里。不仅知道了如何掌握好换气的频率和憋气的深度,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先入为主的自我否定和恐慌才是最大的敌人。从此,一个新的游泳达人诞生了。( 刊登于《中国气象报》2016年8月18日四版)



(编辑:孙镆涵   编审:袁长焕)



附件:

黑龙江省气象局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版首页
黑龙江省气象局办公室主办 黑龙江省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承办
地址:哈尔滨市中山路230号,邮编150001
联系电话:0451-82622063,82627255
京ICP备05004897号 网站标识码:bm54080001
公安机关备案号:2301119900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