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普之窗

“一夜换上羽绒服”就是“一夜入冬”吗

来源: 中国气象报 发布时间:2019-10-30

    如果要评选10月天气关键词的话,对于全国相当大范围内的人来说,前三名应该少不了这个词——“一夜入冬”。许多人可能至今还对十一长假后半段掀起的持续降温怨念颇深:气温骤降10℃,风衣没穿几天就换上羽绒服了,今年怎么这么快就入冬了?
  今年的秋天真的很短暂吗?我们就用数据来验证一下这种感觉的真伪。
  秋天的日数由当年入秋和入冬的日期决定。入秋越早,入冬越迟,则秋天越长;反之,入秋越晚,入冬越早,则能够享受到的秋高气爽时日就越短暂。在气候季节划分中,当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小于22℃,则以其所对应的当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小于22℃的日期作为秋季起始日。这里我们以前段时间“一夜入秋”呼声很高的北京为例,根据《气候季节划分》,今年北京达到入秋标准的日期是9月10日,结合北京常年入秋平均时间9月9日来看,今年北京秋天基本是准时到来。
  秋天并没有迟到,那么它是否早退了呢?
  我们再来看气候季节划分对入冬的科学定义:当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小于10℃,则以其所对应的当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小于10℃的日期作为冬季起始日。根据这一标准,我们来看一下十一假期后半段的突然降温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夜入冬”。
  我们统计了10月1日至22日的日平均气温,从头到尾看过之后发现,22天中,只有两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分别是14日的9.2℃和15日的9.9℃。但问题是,它们前后三天的日平均气温从10.9℃到15.4℃不等,把前后一段时间的滑动平均气温拉到了10℃以上,这就意味着那段时间明显有别于真正冬天那种“旷日持久的冷”,因此还是没有达到入冬的标准。
    所以,从日平均气温来说,10月14日、15日这两天冷是冷,不过尚属一次失败的入冬“冲击”。
  回看历史,北京的秋季平均为51天。2001年以来北京最长的秋季在2003年,为67天;最短的秋季出现在2017年,只有36天。对比今年,截至10月22日,北京“秋天额度”已达到43天,而且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充值续费”。
  其实仔细回想一下,无论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数据,在冷空气的影响下,一次次向入冬发起冲击,一次次失败,最后终于成功“入冬”,这正是我国许多地区秋天的真实面貌。比如刚刚过去的2018年,入冬时间是10月30日,但其实早在半个月以前,冷空气已向“入冬”发起了冲击,并于10月10日这天达到了9.9℃这个相对较低的日平均气温。
  对于今年来说,此次冷空气来袭,也将再次发起“入冬”挑战。至于这次是否会成功,且让我们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入冬失败了,我们可以再多享受几日秋天的美好;入冬成功了,我们也可以用快人一步的速度换上羽绒服,怎么样都不吃亏呀。(卢健)


(编辑:张恒翀  编审:袁长焕)


附件:

黑龙江省气象局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版首页
黑龙江省气象局办公室主办 黑龙江省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承办
地址:哈尔滨市中山路230号,邮编150001
联系电话:0451-82622063,82627255
京ICP备05004897号 网站标识码:bm54080001
公安机关备案号:2301119900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