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普之窗

从避暑智慧中觅清凉

来源: 黑龙江省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0-07-15

 

    暑伏天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暑气,指盛夏时的热气。江河湖海里的水以及地表、植物中的水分,受到阳光照射后,不断地变成水蒸气,飘散在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受热上升从而形成了热空气,这也是人们感觉暑气的由来。

    中国南北地区气温差异明显,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有所差异。从《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来看,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古、安徽的大部分地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相对多数出现在大暑。南方地区在小暑时节平均气温一般为33℃左右;华南东南地区小暑开始日平均气温高于30℃,而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在小暑期间开始,正所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暑伏,又称“三伏”,是我国旧历中一年内最热时期的表达形式,分为头伏、二伏和暑伏。按我国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暑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暑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在伏天里避暑是人们绕不开的话题。我国南北跨度大,所以,夏季仍有许多避暑的胜地,如大理、贵阳以及黑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避暑的好地方。

    即使在炎热的伏天,同一地区、不同环境下,温度相差也在2℃到5℃之间。夏日的绿树浓荫下、蔚蓝的海水旁、徐徐的海风里,在山地风景区中,松林间、瀑布 旁、山泉下,常有清凉之感,都是人们避暑的好去处。人们在生活中还总结了许多 避暑的好方法,如:少吃多餐、温水冲澡、多喝水、少做剧烈运动、日间小睡、喝菊花茶等。其中古人也有许多避暑的经验。这在古籍中也得到了印证,如《周礼·天 官·凌 人》中的“ 夏,颁冰,掌事”,郑玄注,“暑气盛,王以冰颁赐,则主为之。”元代成廷珪《夏月过万蓬庵》诗:“爱汝东庵暑气薄,解衣盘礴坐莓苔。”

    古代的夏日炎炎,人们或小憩于树荫 下,或倚靠在水畔亭旁,消暑的方式完全是 自然的,没有其他选择。即使如此,古人创 作了诸多脍炙人口的避暑佳作。时至今 日,仍能感受到当年的诗人消夏之乐趣,其 中的曼妙,自是不言而喻。

    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纳凉》:“携扙来 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那种迫切从燥热中解脱出来的特殊情愫,跃然纸上。船家女儿吹着短笛,满池的莲花绽放花蕾,不时地香气扑鼻。一切的燥热也自然消弭殆尽,惬意无限。

    宋朝诗人杨万里的《桑茶坑道中》:“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塔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描写着牧牛小童躲避酷暑而独自睡卧柳荫之下的悠闲 情趣。再读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感受着抱琴席地而弹的怡然自得。

    杨万里的《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 匆忙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诗人想着倘若能 得一处亭台楼榭,抑或小桥流水之处相伴,实在是消夏人之福。我们再读一读柳宗元的《夏昼偶作》:“南州潺暑醉如酒,隐几熟 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 茶臼。”这就显现出了一派悠然自得的消夏之乐,如此独特。这样的诗词歌赋何其之多,王子彦的《夏夕》、清代诗人袁景澜的 《夏日村居》,都让人感到清风拂面,顿生凉意,诗中哪有“苦夏”之忧?

    时至今日,当我们再品古人诗作,尤其 是在骄阳似火的时节,诵读纳凉诗句,不就 是在乘古诗之凉意,解自身之暑气吗?(张玉成)



(来源:《中国气象报》7月15日四版 编辑:韩志鹏 编审:袁长焕)

 


附件:

黑龙江省气象局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版首页
黑龙江省气象局办公室主办 黑龙江省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承办
地址:哈尔滨市中山路230号,邮编150001
联系电话:0451-82622063,82627255
京ICP备05004897号 网站标识码:bm54080001
公安机关备案号:2301119900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