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普之窗

今日大暑|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来源: 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0-07-22

气温逐渐升高,我们也迎来了大暑节气。这样上蒸下煮的天气,只要出门就能体验到什么是出门1分钟,流汗2小时。大暑时节有哪些有趣的民俗文化?古人诗词中又是如何描绘大暑的?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烧伏香”“斗蛐蛐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萤火虫通常分水生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会在枯草产卵,到夏季便会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二候土润溽暑。《礼记·月令》中说到,土润溽暑即土壤潮湿,天气闷热——降水丰沛,气候湿润,因此是作物疯长的时节;三候大雨时行。大雨消暑,天气见凉,逐渐向秋天过渡。

大暑正是收割播种的农忙时节,但此时又很容易出现自然灾害。因此,在古代,烧伏香成为了大暑的习俗,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了现代,烧伏香则是用来祈福工作顺利、收获满满。

除了烧伏香,还有很多古代风俗习惯流传至今。比如在浙江台州地区就有送大暑船的传统。每年大暑,伴着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会抬着大船在街上巡游,最后在大海点燃,以此祈福平安健康、生活富足。

大暑是蟋蟀出没最多的季节,因此斗蟋蟀也成为一些地区深受人们喜爱的风俗。斗蟋蟀也很讲究,需要挑选体型雄壮矫健的蟋蟀,用马尾鬃来引逗,让他们相互较量。这项活动也成为了人们在炎热夏季里消遣娱乐的快乐源泉。

饮伏茶”“晒伏姜

大暑节气的饮食习俗也值得探究。俗话说大暑养生,冬病夏治。《皇帝内经·素问》有云:春夏养阳,长夏胜冬。大暑至,暑伏天是驱阴补阳养生的好时节。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喝羊汤等习俗。

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饮伏茶的习俗。那么伏茶有什么特殊的功效呢?伏茶一般是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着清凉祛暑的作用。

民间还流传着晒伏姜的习俗。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上容器蒙上纱布,在太阳下晾晒。伏姜对治疗胃寒、伤风咳嗽等有一定的效果。一些地方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因此在暑湿时节食用姜汁调蛋很补人。

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鲁南地区至今流传着喝暑羊的习俗,一碗调配着辣椒油、醋和蒜的羊肉汤,喝罢全身大汗淋漓,既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又排出体内毒素,有益健康。

民间谚语说到: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古诗纳凉心法

古代没有风扇空调,古人通常会在大树下乘凉,或者倚靠水畔亭旁消夏。正如南朝诗人徐勉在《晚夏》诗中写道: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夏夜纳凉,席地而坐,欣赏水中莲荷,还有美酒相伴,实在惬意。

唐代诗人白居易也在《销夏》中给了我们消暑的建议,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可谓道出了心静自然凉的真谛。

也有古人喜欢深居远山避暑。王维给后人留下了百吟不厌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唐代高骈也在《山亭夏日》中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间蔷薇飘香,透过文字都能感受到一丝凉爽。

大暑已至,不论是传统习俗还是古人诗词,都蕴含着消暑和养生的智慧。希望大家注意防暑,完美一夏。(杜佳妮 综合:光明日报、中新网等)


附件:

黑龙江省气象局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版首页
黑龙江省气象局办公室主办 黑龙江省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承办
地址:哈尔滨市中山路230号,邮编150001
联系电话:0451-82622063,82627255
京ICP备05004897号 网站标识码:bm54080001
公安机关备案号:2301119900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