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普之窗

涨知识!人在秋天易悲伤?原来这事儿都赖天气……

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20-11-13

Autumn

如果说晚上1112

是一天中最容易悲伤的时刻

那么秋季一定是一年四季中

最容易悲凉的季节

早在战国时期

辞赋家宋玉

(对,就是那位有名的美男子还有一说认为他是屈原的学生)


赋《楚辞·九辩》,写道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一声悲叹

成为我国文学的“悲秋”之祖

也由此开启文人雅士悲秋书写的漫漫历程

那些年里,

杜甫悲过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陆游悲过

逢秋未免悲,

直以忧国故。”


柳永悲过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徐再思悲过

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

马致远悲过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近现代以来,

秋瑾悲过

秋风秋雨愁煞人。”

章太炎悲过

英雄一入狱,

天地亦悲秋。”

李叔同悲过

西风乍起黄叶飘,

日夕阳疏林杪”

郑振铎悲过

那末你的感触将更深了,

那也许就是所谓悲秋。”

千百余年,人事各不同

但悲秋的感觉却如此共通,代代相传

那么,

为什么秋天更容易让人“悲”呢?

01:与阳光有关

    从夏天过渡到秋天,阳光照射时长逐渐减少,这将影响到人脑中一个腺体——松果体

医学研究证明,松果体会分泌一种叫褪黑素的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还可使人消沉抑郁,而阳光对其起到抑制作用。也就是说,光照越长,松果体越受到抑制,分泌褪黑素越少,人越清醒;反之则松果体越活跃,分泌的褪黑素越多,人也就越感到“秋乏”(敏感者还会感到抑郁)。

此外,“褪黑激素”还有调节人体内其他激素(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作用,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受到抑制,生理浓度相对降低。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等又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它们如相对减少,人们也因此而情绪低沉,更为多愁善感。

    02:与气温有关

此前的夏季中,一是由于夏季高温容易过多耗损人体正气,故有“一夏无病三分虚”之说;二是夏季人们精神容易处于亢奋状态,出现“情绪中暑”,如经常发火、脾气暴躁等,这些因素都使得身体能量消耗过多,让接下来的秋季更容易出现疲软、困乏、心情低落等状况。

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秋天来临,气温骤然下降、早晚温差加大,这将使人体新陈代谢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慌、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

03:与环境有关

中医素来有“天人相应”之说,秋凉一至,花木零落,阳气减退,阴气渐长,似乎空气中也弥散着悲凉与寂寥,秋日里一些最为常见的景象或物象在视觉、听觉、感觉等方面触动人心进而影响其心理状态。

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由此出现情绪低落、凄楚伤感、失眠多梦、少气乏力等症状,特别是老年人更易产生垂暮之感,诱发消极情绪,严重者终日郁郁寡欢,少语懒言,引发抑郁症状。因此,有人将“秋郁”称为季节性抑郁症,而数据显示,秋冬正是抑郁症的高发时期

防治:如何有效缓解悲秋呢?大致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式:

    适当运动。选择天气晴好时,或到公园郊外散步慢跑;或外出秋游,登高赏景。通过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培补正气,增强体质,消融忧郁和惆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运动可以使神经系统兴奋,促进大脑分泌5-羟色胺,让人愉悦起来,有效对抗“秋郁”。

    充足睡眠。在秋天调摄心神,睡好觉为第一大补。到了秋天,尤其是深秋,人们的情绪会变得低落,出现失眠是多数“秋郁”患者的共同症状。保持充足睡眠,尽量在晚上10点半前上床。睡“子午觉”,即晚上11点前要进入梦乡,中午11点至13点之间睡一个午觉,这对调理心神,预防“秋郁”有很大帮助。

调整饮食。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十分适合补阴。“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脾,悲伤肺,惊伤肾”,悲秋之感会伤及人体肺气,而肺气虚弱者,更易产生悲秋之感。因此,化解悲秋,还需润肺。可用秋梨冰糖自制秋梨膏,还可多食百合、秋梨、葡萄、蜂蜜、荸荠等润肺食物,避免秋燥。

    一个小发现:

    说“愁”字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愁字的构成

也包含了秋的意味

或许正印证了

秋天更容易心情不好吧


(编辑:于淼  编审:袁长焕)



附件:

黑龙江省气象局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版首页
黑龙江省气象局办公室主办 黑龙江省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承办
地址:哈尔滨市中山路230号,邮编150001
联系电话:0451-82622063,82627255
京ICP备05004897号 网站标识码:bm54080001
公安机关备案号:2301119900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