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建工作

陈金水:青藏高原 坚守无悔

来源: 黑龙江省气象局 发布时间:2019-12-13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气象局退休干部 陈金水

    我叫陈金水,今年86岁。作为一名退休多年的气象“老兵”,参加今天的座谈会,我感到十分荣幸。

    从1956年开始,我三进藏区。从藏南转战藏北,整整25年;又苦战藏东昌都,一干就是5年;三上高原,再战昌都,又是3年。

    这是生长在南方水乡的我,从22岁到61岁在西藏雪域高原跋涉的33年。1934年,我出生在浙江临安,1956年从北京气象学校(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前身)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递交了去西藏工作的血书。

    在藏北的安多,我们修建了全球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气象站,填补了世界气象史上的空白;在双湖无人区进行“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考察”,探索攀登世界气象科学高峰的道路;在昌都,进行“第二次创业”,为所有台站进行综合技术改造。

    安多是西藏的“北大门”,昌都是西藏的“东大门”。我这一辈子,就像是一个“守门人”。

    我这一辈子,也像块“石头”,一块生命禁区气象工作的“铺路石”,一块自我生命质量检验的“试金石”。

    刚进藏时,正值西藏平叛时期,气象站常常成为叛匪攻击的目标。我拿着笔杆子,背着枪杆子,腰里挂着手榴弹,和战友们一次次与叛匪作斗争,最长的一次战斗持续了74天。一些宝贵的藏区气象数据,甚至是同事用生命换来的。平叛以后,我作为进藏干部代表来到北京,受到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们勉励道:“西藏很需要人去,要把西藏建设得繁荣富强!”

    1965年10月,我带领大家在海拔4802米处建起被誉为“天下第一气象站”的安多气象站。这是个什么地方呢?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氧气吃不饱。零下27℃的夜里,背上刺疼,翻身一看,被褥和床板已被冻在一起。在常年被白雪覆盖的地方开展气象观测,我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陈金水在为青少年讲解气象知识。

    喝水,要打井,用铁镐一层层刨开像水泥地一样硬的冻土层。我们手上不知磨出了多少血泡,拉桶的绳子不知断了多少根,有时甚至身体也会失去知觉。经过61天的艰苦劳动,我们终于看到井里冒出了甘泉,后来这口井被叫做“金水井”。直到现在,大家还在喝这里的井水。

    不得不说,恶劣的自然环境时常让我们面临死亡威胁。但谁也没想到,西藏自治区的第一个“百班无错情”,在这里产生。1976年至1977年,我连续值188个班,记录数万个数据,无一差错。这些数据也为青藏铁路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持。

    党中央曾授予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人家说我“当之无愧”,我却觉得受之有愧。因为在基层艰苦气象台站,苦守一生、终其一世的“老兵”实在太多,而我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所以,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深深感谢党的关怀和温暖。

    我是在战斗中入党的,在党旗下宣过誓——把一切献给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退休后,我这个老兵虽不在一线了,却“24小时在线”:担任讲师团团长20多年,为青少年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和传播气象科普知识讲座近千场;搭起政府和百姓间的桥梁,推动解决民生问题。我的信念不变——心中的天平,永远向祖国的需要倾斜!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如今,从“西藏气象”看出去,是我“大国气象”70年蓬勃发展,是新中国70年沧桑巨变!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祝福祖国越来越好!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9年12月10日四版 编辑:韩志鹏 编审:袁长焕)

 


附件:

黑龙江省气象局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版首页
黑龙江省气象局办公室主办 黑龙江省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承办
地址:哈尔滨市中山路230号,邮编150001
联系电话:0451-82622063,82627255
京ICP备05004897号 网站标识码:bm54080001
公安机关备案号:2301119900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