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要闻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黑龙江为“中国饭碗”提供坚实气象保障服务

来源: 黑龙江省气象局 发布时间:2019-08-21

 

70 年前,北大荒野兽出没,风雪肆虐,一片蛮荒;70 年后,这里被开发建设成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一年生产的粮食可作1亿多人口一年的口粮。2018 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达1501.4 亿斤,演绎了“ 十五连丰”的传奇,连续8年产销量居全国首位。

“看天吃饭”的农业大省,如今如何“知天而作”?

黑龙江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卫东说,做好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是黑龙江气象保障“五大安全”的重中之重。当地气象部门始终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努力做到精准服务,在稳产高产方面发挥趋利避害的作用。

良种良法相结合,增产增效又增收

受全球变暖影响,自1961 年以来,黑龙江省平均气温升高了1.89℃,涨幅高于北半球和全国平均水平。气温上升,积温增加,使得全省各个积温带产生了变化。

2011 年,黑龙江省气象局利用1981年至2010年的气象资料重新划分了黑龙江的六条积温带。“六条积温带全部北移东扩,积温增加,霜期缩短,有利于高产晚熟品种面积的扩大、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冬季发展设施农业。”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高永刚介绍。随后,省气象局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黑龙江近50年作物生长季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

省委、省政府将“构建气象服务平台”列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八大平台之一。围绕新划分的六条积温带,省气象局细化春耕春播、夏田管理、秋收防霜、秋冬整地等农业生产过程的气象服务,建立五项春播气象指标,为春播“一次保全苗”制定标准。

据悉,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每年都会组织气象、农业等部门,共同制定主要粮食作物高产优质品种区域布局规划,确定全省六个积温带的主载品种、搭配品种和苗头品种,让农业合作社、企业、种粮大户合理选择适区的品种,确保良种良法相结合,增产增效又增收。

“没有天气预报,我们都不会种田了”

5月3日,绥化市庆安县开始了紧张的春播。这个时间比以往提前了两三天,种粮大户却丝毫不担心种下去的水稻会遭受冻害。

“往年,庆安县春播时间大概是5月5日至6日。今年敢提前种下去,靠的是气象部门精准的预报。”庆安县农业农村局长孙合江告诉记者,“每年春播都得在地温稳定通过6℃、含水量达标等前提下进行,数据和预报哪来?全听气象局的。”

不只是播种,从大棚育苗开始,气象信息便发挥着它必不可少的指导作用。

“以前种田,看云彩、听经验、背谚语,万一来一次降温,就傻眼了。现在种田,只信天气预报。”种了34 年田的王可荣说,“ 现在没有天气预报,我们都不会种田了。”孙合江笑着说:“今年提前春播,那几天的积温都攒上了,种田大户都‘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庆安县副县长杨士峰还说了个趣事。年轻时,他在农村工作,兼任气象信息员。那时屋顶漏雨,他在地上放个脸盆接着。雨停了,拿尺子伸进盆子里一量,就算是降雨量了。“有一天,脸盆打翻了,降雨量是多少?没数据了。”杨士峰说。气象信息“最后一公里”打通后,脸盆“下岗”了,从此,他也离不开气象部门的权威信息了。

记者了解到,黑龙江农业气象技术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 一对一”直通式个性化服务,了解农户需求,开展针对性农业气象服务,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种得好”也要“卖得好”

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时常发生干旱、冰雹等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而作为抗旱防雹重要手段的人工影响天气,则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今年春天,绥化市绥棱县降水偏少,土壤含水量较低。“绥棱县有一万多亩地等着水,县委、县政府领导急得不行,纷纷给我打电话。”绥化市副市长杨全胜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立刻召集气象、农业、林业等部门联合会商,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了大范围的人工增雨作业,使得春播顺利进行。气象局可立了大功。”

不仅如此,省气象局联合财政局、保险公司等,开展了农业财政巨灾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工作,为全省28 个贫困县参加农业财政巨灾指数保险提供保障。

据悉,农业财政巨灾指数保险方案是国内首个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和气象监测技术开发的创新型农业指数保险方案,提供流域洪水、降雨过多、干旱及积温不足等农业巨灾保险保障。

在保障“种得好”的前提下,黑龙江省气象部门积极探索向“卖得好”转变的新路径。

“农产品售价高低与气候条件直接挂钩,经过气候品质认证的农产品销售价格明显提升,农民称赞气象服务是党和政府给予的一项福利。”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主任于宏敏告诉记者,“从2009 年起,黑龙江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年平均90.7 分,名列全国前茅,两次名列全国第一。这是对气象工作最大的肯定。”(中国气象报记者王敬涛 袁长焕  通讯员韩志鹏)





(编辑:孙镆涵  编审:袁长焕)


附件:

分享到: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版首页
黑龙江省气象局办公室主办 黑龙江省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承办
地址:哈尔滨市中山路230号,邮编150001
联系电话:0451-82622063
京ICP备05004897号 网站标识码:bm54080001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