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与生活

张謇与气象:国人自办第一家气象台的故事

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20-11-23

江苏省南通市是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发祥地。一个世纪前,张謇先生作为开眼看世界的先锋之一,率先把目光投向气象事业,出资在南通的军山之巅建造气象台。由此,军山气象台也以国人自办的第一家气象台的身份被载入《国际气象名册》——1917~2017年,位于南通军山之巅普陀院后的军山气象台已经经历整整百年风雨;一座小小的气象台,凝聚着张謇先生制止列强越俎代庖的坚毅果决,构成了先生建设新新世界求新图强的坚实足迹。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寻访先贤张謇先生当年的爱国情怀与强国之路,探究一代先贤气象不明,不足以完全自治背后的深刻内涵。放眼如今的江海大地,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宜居宜业富有魅力的花园城市……一个个发展愿景让人心潮澎湃,也使气象工作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先贤的宏大理想与坚实的拓荒足迹激励着我们,更多地注视天气和气候变化,为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开启中国近代气象科学之先河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三十年(1904年),张謇经营的通海垦牧公司围垦之时,两次遭强台风、暴雨和大潮袭击。事先毫无防备,堤岸被冲坏50多处,公司在经济上受到很大损失。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夏,通海之滨江临海一带,棉苗极盛,为数十年未有。八月初三飓潮为灾,江海之滨荡然无存;即内地亦为飓潮所伤,损折过半。张謇嫡孙张绪武先生对这段历史很熟悉。根据他的记述,为应对那场气象灾害,公司招工两三千人,夜以继日地赶建大堤。但是连遭几次大风潮,大堤遭到较大的损坏。紧急关头,张謇带领江导珉等人冒着风雨,督促农工加固加高海堤。他激励大家:我们要拿所有的血汗和大风潮奋抗。而当时大家身上已分不出哪军山气象台列入《国际气象台名册》军山气象台选址于军山之巅普陀院后,由我国第一位近代建筑设计师孙支厦设计,保留至今。据了解,该台从开建到竣工,历时23个月,1917年正式启用观测。著名气象专家、中央观象台气象科首任科长蒋丙然曾称军山气象台为中国私家气象台之鼻祖。上军山,徒步30分钟左右即可抵达山顶探访这座古老而又神秘的历史气象建筑,走进军山气象台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约5米的黄杨树。据这里的看护者顾正如介绍,这棵树至少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自植入大院至今就一直与军山气象台为伴。70多岁的顾正如在这里工作20余年。与其说他是军山气象台的讲解员,不如说他是这里的守护者。跟随他,跨上18级台阶进入主楼部分,内部俨然一个小型博物馆,天气预报抄录簿、气象年报、天气气象台为何选址军山之巅?张謇先生不仅经营军山气象台,而且推进全国气象工作开展。事实上,早在军山气象台之先,国人自办的第一个测候机构同样出自张謇先生之手——南通博物苑测候室。据史料记载,南通博物苑测候室屋顶有观象台,楼侧建有寒暑亭,张謇自认总理。仪器均从日本购进,于1906年开始观测;观测项目有天象、天气、空气温度和地中温度、湿度、风、降水量、云、日照等,收集国内外天文、气象、地震等资料,并注重为社会进步和工农业生产服务。据了解,仅就时间上来看,南通博物苑测候室的建立,比1928年竺可桢创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早22年。经过时代的变迁和洗礼,军山气象台应运而生。顾正如说,军山气象台的建台宗旨由张謇先生亲定,包括气象、天文、水文、地震等学科,计有11项之多。对于台址为何选在军山,从历史的沿袭上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张謇创办气象台的意愿。此外,在由市气象局组织编撰的《南通气象志》一书中,可以找到一段张謇先生的自述,从中我们兴许可以找到答案。他说:气象台宜设军山上,不仅有关风景,且于天气预报有益。因军山南邻长江,与江南的福山对峙,形势绝佳。江中来往船舶,遥望军山有标号。在通城及东乡民众,远望军山有台,亦可提高重视天气预报的观念。所以台设军山上,可以瞭远听远,对天气预报是有裨益的。能加强天气预报,也与农业有裨。”此中所云福山乃张謇恩师翁同龢故里,军山气象台在张謇心中犹比马鞍山之望虞台,另有怀念老师之意。本文转自《江海晚报》第1561期是汗哪是血了。此后,张謇和同人们谈道:现在无论在哪里,只要一听到大风雨声,就会不由地想到海堤是否太平,连睡也睡不实。事实上,早在1872年,法国天主教会在上海徐家汇建立观象台。1879年,这座远东第一气象台就已经发布台风预报,可惜不让中国人知晓。张謇认为,徐家汇观象台之所为,是法国人在我国越俎代庖,那时他就已经意识到,气象是关乎国家机密的事业,不应落入外国人之手。作为一名旧学之士,张謇身上所具备的真知卓识和科技兴国的气魄在当时极为罕见。张謇深切地感受到气象不明,不足以完全自治。因此,他一方面择军山建台,另一方面遴选农校数理素娴并通英、法、日语的优等生刘渭清,赴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学气象,研习气象学、观测、绘制天气图、天文、统计、观星测时等业务。当时的中国国土上,纵已有不少气象观测站,但为国人自己创办的,军山气象台是第一家。毋庸置疑,张謇先生是中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开启了我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先河。形势图等保存完好,还有上世纪50年代曾经用过的55型电传打字机、60年代的239型收报机、70年代的72型传真收片机、80年代的7512型收讯机,以及各老式温度计、湿度计、日照计等。顾正如手指这些老古董介绍说:这些东西都有年头了,陪伴我国的气象事业走过了许多风风雨雨。扶梯直上,看到二楼室外平台上(全市最高的一个雨量观测点)还安置着雨量器、激光测云仪、风速风向标、太阳能板等。这里对我来说,跟家一样,守着它就跟守着自己的家一样。对于军山气象台的年代故事,老顾如数家珍。他说,军山台早期的科技活动非常活跃。在这里观测到的资料和收集到的灾害数据,不仅被编成了内容丰富的气象月报、季报、年报,而且都是中英文对照版,精装出版发行,与国际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单位交流。20世纪初,巴黎天文台、徐家汇天文台、香港天文台、澳门测候所、纽约气象台、东京中央气象台等30个重要的气象台站都曾与军山气象台有过往来。因国际知名度日增,军山气象台被国际气象会议定为电报资料交流单位,列入了英国出版的《国际气象台名册》。(作者:李彤 周莉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附件: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版首页
黑龙江省气象局办公室主办 黑龙江省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承办
地址:哈尔滨市中山路230号,邮编150001
联系电话:0451-82622063,82627255
京ICP备05004897号 网站标识码:bm54080001
公安机关备案号:2301119900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