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与生活

花粉:春日“刺客”

来源: 黑龙江省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5-03-14

春回大地,草长莺飞。花粉却悄然成为春季里的“隐形刺客”。近年来,随着过敏患者不断增多,作为季节性主要致敏原的花粉开始成为春季绕不过的热门词语。

花粉到底来自何方?它因何而起、因何而落?花粉与天气有着怎样的关系?人们该如何应对花粉过敏? 

天气:花粉传播的“指示器”

天气与花粉的传播及过敏程度有着密切联系。如果你会看“天”的脸色,也许你能更有效地采取措施,预防花粉的“入侵”。

温升:花粉浓

气温与花粉浓度密切相关。在春季,升高的气温就变成植物蓬勃生长的“温床”,花朵一个个开得有劲头了,自然也就会铆足劲儿地授粉。反之,当气温降低,花朵会把自己“蜷缩”起来,授粉也不“积极”,空气中的花粉也就变少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过敏)反应中心医生表示,一般来说,空气中主要致敏花粉的浓度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花粉浓度越高,花粉过敏症状越严重。

风吹:花粉传

花粉之所以会被人体所吸入,需要“风”来传播。风将花粉吹散在空气中,随着风的流动和人的呼吸,进入人们的鼻腔、眼结膜等部位。在有风的情况下,花粉传播率比无风时更高。有研究报道,当风速小于1米/秒时, 风速对花粉浓度无明显影响; 风速在1米/秒—3米/秒时,风越大,花粉浓度越高。

医生建议,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高峰期尤其是大风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必要外出时,要戴好防护口罩和眼镜,关闭好车窗,不要迎风走路。

水降:花粉落

“下雨天的时候,会明显感觉鼻子变舒服。”花粉过敏患者这样说道。这是因为短期强降水会淋湿花粉,并使其沉降,可显著降低空气中的花粉浓度。例如北海公园,为了降低区域内游客花粉过敏的概率,在花粉高峰期会采取喷水冲刷花粉和湿化地面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花粉浓度。但也不是所有的降水情况都会降低花粉浓度,长时间的降水有利于个别喜水植物的生长,对这些植物而言,花粉产量在长时间降水后反而会增加。

雪也是常见降水形态。医生表示,下雪后,监测到的花粉微乎其微。临床上很多患者在降雪后那几天的症状都明显减轻。雪如同空气‘净化器’,将空气中的花粉和尘埃等颗粒物‘打’到地上,并埋进土壤中,这些颗粒物便无法飘浮在空气中。

雷打:花粉碎

打雷天也是花粉过敏人群最“畏惧”的天气之一。雷电能够将空气中的花粉击碎成更小的颗粒,雷暴天气产生的气流容易将这些花粉碎片散播到各处,以更轻易地被人体吸入。当某个地区发生雷暴天气时,这个地区偶有出现大批患者群体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情况, 会发生‘雷暴哮喘’。

尘卷:花粉来

在沙尘暴天气下,花粉的种类会短时间增加,从而增加花粉过敏原。有研究显示,以北京为例,当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空气中的草本植物花粉数量明显增多, 并出现沙棘属、麻黄属和菊科等旱生环境的花粉。沙尘暴天气较大的风力能将远距离异地的外来花粉传输过来,同时沙尘暴频发可能导致全年草本植物花粉数量增多。

气候变化:花粉过敏的“助推器”

花粉,作为一种常见的过敏原,往往会激发人体过敏反应。有研究显示,全球有12.3%至39.8%的人对花粉过敏,且患病率逐年上升。事实上,气候变化的相关因素对于致敏植物的生长、花粉的传播有着重要影响,是花粉过敏患病率逐年增高的原因之一。

全球变暖导致花粉季提前和(或)延长

有研究显示,全球变暖与北半球多种致敏植物花粉季持续时间的延长、花粉量的增加呈显著正相关。有65%的观测地点的花粉季持续时间有所延长,平均每年增加0.9天。有研究推测,本世纪末气温升高使春季花粉季提前10天至40天,结束期推迟5天至15天,夏季和秋季开花的植物花粉季延长,要提前关注花粉浓度监测数据,及时做好相应防护。

二氧化碳增加致花粉量增多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不断攀升。对于植物生长来说,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养料”。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加快会促进植物的生长,从而产生更多的花粉。但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一定量时,也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

温室气体及有害气体加剧花粉致敏度

随着全球城市化不断发展,汽车尾气、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增加,空气中颗粒物的增多与温室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改变花粉中的过敏原含量,从而改变其过敏原性以及所引起的症状严重程度。例如,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会与花粉颗粒结合,从而加重过敏症状。有些污染物甚至会破坏花粉颗粒的表层结构,释放出大量细小的花粉碎片,这些碎片会深入肺部,给人体造成极大伤害。

此外,伴随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花粉量在城市地区呈现增长的趋势。研究表明,城市地区的豚草植物比城市外生长得更快,开花时间更早,并产生更多花粉。因此,城市中的花粉过敏患者比例及过敏程度都相对更高。

医生谈:怎样安度花粉季?

近年来,花粉过敏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中青年群体是主要受影响人群,但值得注意的是,花粉过敏出现低龄化趋势。

花粉过敏的症状个体差异显著,如鼻痒、打喷嚏、流涕、眼痒、流泪、咽痒、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等各种不同症状。有些儿童还可能有“多动症”的表现,眼痒引起挤眼,鼻痒引起耸鼻,鼻倒流引起清嗓子,皮肤瘙痒引起多动症状等。此外,每种花粉的周期不同,患者花粉的过敏原也不尽相同,在患者对多种花粉同时过敏的情况下,治疗时间和用药方案,也需要个体化调整。

为了减轻花粉高峰期的过敏症状,公众应在花粉季到来之前,提前关注花粉浓度监测数据及预报,在花粉季来临前的两周就开始做预防性用药的准备;在花粉高峰期间,患者应听从医嘱,规范进行对症治疗,外出时加强物理防护;在花粉缓解期也不可松懈,要开始或继续进行脱敏治疗。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花粉相关的宣传与知识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及时意识到花粉过敏的相关症状并就医,这大大改善了患者因对花粉过敏认知不足而误诊误治的情况。这也是近年门诊病例增加的原因之一。

花粉过敏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是一个广泛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伴随着公众对花粉过敏认知水平的提高,在气象部门积极做好花粉监测及预报服务支撑下,以及在医疗部门采取相应药物治疗的积极帮助下,完善全社会的健康防护体系,相信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更好地应对花粉过敏带来的挑战,安心地度过花粉季。


    来源:中国气象数据

    编辑:韩志鹏

    编审:矫玲玲

附件: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版首页
黑龙江省气象局办公室主办 黑龙江省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承办
地址:哈尔滨市中山路230号,邮编150001
联系电话:0451-82622063
京ICP备05004897号 网站标识码:bm54080001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