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进军:早预警 早行动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来源: 黑龙江省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2-03-22

今年3月23日是第六十二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充分体现了早预警、早行动在防灾减灾、拯救生命和护佑国计民生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气象组织(WMO)确立该主题,旨在呼吁加强部门间协作,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021年9月,WMO发布的一份综合报告显示,天气、气候和水患灾害占据世界上所有灾害的50%,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平均每天发生一场与天气、气候或水患有关的灾害。随着气候变暖,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是多发频发,今年1月汤加火山的爆发、2月马达加斯加遭遇热带气旋袭击等进一步让人们认识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威力以及带来的级联危害。WMO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教授指出:“气候变化的影响和与天气相关的危害改变了每个大陆上社区的生活,产生了破坏性影响。”

在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通过早期发布预警、及时有效行动,于灾害中挽救生命、减少损失收效显著。如今, WMO和各国都在努力奉行早预警和早行动的理念,充分利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已成为全世界的普遍共识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我国幅员辽阔,灾害性天气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对人民安全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严重威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灾减灾救灾发表重要讲话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御和气象服务。”

黑龙江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由西向东分别为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和湿润气候区,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近年来局地强降水、大风(龙卷)、雷暴以及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2020年发生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首次“台风三连击”,2021年出现历史罕见的大兴安岭汛情、春夏频发龙卷天气以及雨雪冰冻天气,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同时,黑龙江肩负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五大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全省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将气象防灾减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不断强化能力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化气象预报预警体系。目前,由气象卫星、15部天气雷达、乡镇全覆盖的气象观测站以及针对保障粮食安全等特种观测站组成的全省气象监测站网助力实现监测精密,充分发挥了防灾减灾“千里眼”的作用,1-10天逐3小时、5公里分辨率的智能网格精细化预报和各类短时临近预警产品助力实现预报精准和服务精细,有效发挥了护航防灾减灾“风云前哨”作用。同时,坚持预报跟进、预警叫应、防御联动,对可能灾害做到早预警、早发布,以便全社会尽可能早行动、早预防。

“十四五”期间,在积极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和挑战、努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赶考路上,黑龙江省气象部门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我们将持续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特别要在增强精准预报对防灾减灾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上下功夫。全力抓好东北冷涡、强对流等中国气象局重点任务落实和重点能力提升攻关,积极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现代化试点建设,不断优化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布局,着力提升各类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坚持“早、准、快、广、实”要求,加快建立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的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全力做好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运行等气象保障服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气象灾害预警的先导作用,坚决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为保障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护佑民生福祉踔厉风发、奋楫笃行!(作者系黑龙江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编辑:王楠

编审:矫玲玲


附件:

分享到: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版首页
黑龙江省气象局办公室主办 黑龙江省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承办
地址:哈尔滨市中山路230号,邮编150001
联系电话:0451-82622063
京ICP备05004897号 网站标识码:bm54080001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