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气象为农故事:“云端”走一走 好米咋卖上好价?

来源: 黑龙江省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0-11-03

前沿看一看 “云端”走一走


    经历过疫情影响,受过北上台风冲击,黑龙江广袤大地终于迎来收获季节。截至10月19日晚,全省农作物已收获19620.3万亩,占应收面积的87.7%。其中,粮食作物已收18941.1万亩,占应收面积的87.3%。
    在过去的五年里,为了更好地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我时刻感受着黑龙江气象人的团结协作、拼搏向前精神,时刻被大家的闯劲儿感染着,被大家的拼劲儿鼓舞着,我想努力点,再努力点,朝着丰收一路奔跑。
    从进入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工作开始,我就一头扎进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评估、气候变化及影响领域里。
    在这北方的黑土地上从事与农业有关的工作,有着特殊意义。因为,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农业省份,主栽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大豆和小麦等,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五年来,黑龙江农业发生了较大变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增长,粮食总产量也连续增加。同时,随着全省新型农业的发展,从春播到秋收,种植技术不断改进,机械化程度稳步上升,一些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气象是与农业生产最相关的部门之一,我们的为农气象服务也在不断求索与创新中。五年来,我们实现了从无到有。省气象科研所获得3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将为大豆、水稻安全生产助力;对作物灾害的影响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评估;针对本省特点建设了设施农业暴雪垮棚指标;灾害研究无论从区域还是从灾种上均有所突破,已非低温冷害、干旱、霜冻等老几样,而是扩展到大风影响评估、洪涝致灾损失阈值、东北大豆干旱诊断评估以及复合灾害机制及影响研究等。

    五年来,我们实现了推陈出新。大风、干旱和冷害预测评估以及春播期预报等多数研究成果得到转化,为政府部门和生产者决策安排农业生产提供气象依据,取得良好服务效益。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网络服务替代了纸质材料,微信群、QQ群直接为种粮大户服务,抖音直播喊麦为龙江好产品、好山水代言等。
    五年来,我们实现了优化升级。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开放实验室和黑龙江省气象院士工作站在黑土地成立,将气象保障现代农业发展试验基地(富锦站)、五营森林气象观测站、哈尔滨阳明滩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站和哈尔滨农业气象试验站统一整合为生态与农业气象野外科学基地,逐步形成了一个灵活机动、能够获取多维度气象信息综合监测与精密运算系统,增强了研究和服务能力。
    在这些过程中,农业气象服务技术研发不断向纵深发展,尤其在气候变化、气候资源、灾害研究等方面更加细致深入,从规律特征、方法模型到指标阈值、机理机制再到风险评估区划,把论文写到实用处,把成果用到大地上。
    今年,黑龙江遭遇历史罕见的三次台风连续袭击。玉米、水稻等作物都处于灌浆后期至腊熟期,“头重脚轻”遭遇强风雨天气很容易出现倒伏。我们立即开启应急服务模式,与国家气象中心生态和农业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的专家组成联合调研组,沿着哈尔滨市、方正县、通河县、木兰县、巴彦县、绥化市、庆安县、哈尔滨市一线开展实地调查。兵分两路,一路开展“追风行动”,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大田实际受台风的影响情况;另一路投入到台风孕灾环境、受灾面积比例、产量影响等的风险评估工作中,会商讨论并确定模型,收集数据,反复计算,绘制图形,将掌握的第一手素材及时推送到省气象局和国家气象中心服务最前沿。
    台风多次来袭虽不常见,但我们的服务却一直未放松。
    近几年,我们的农业气象业务处理系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最初,每当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或其他相关部门需要我们提供某一时段的农业气象数据分析时,我们统计、整理、计算、分析的时间都比较长。而随着黑龙江省生态与农业气象省、市、县三级产品制作发布一体化平台建成,实现了快速加工处理数据、绘制图形、制作服务产品。目前,多项创新成果已集成到该平台中,其应用已实现全省气象部门全覆盖。
    发生的变化实在太多,甚至无法一一道来。
    黑龙江气象人将气象数据送上“云端”,使气象技术紧跟前沿,让气象服务无处不在。而我们坚信,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会迎来更多丰收季。(作者系黑龙江省气象科研所副所长、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姜丽霞,赵晓妮协助整理)


图为姜丽霞在开展田间调查。



好米咋卖上好价?


    自2008年合作社成立以来,一直都是坚持用覆膜有机栽培技术种植有机大米,精耕细作覆膜田、无农药无化肥,但是这样好品质的大米也没有卖上理想的好价。关键点在于,人家只看到米,看不到这大米生长在啥样的条件下和咱们在田里下的功夫啊。
    直到2017年初,延寿县气象局和农业局的专家来到合作社,提出提供定制服务。在征集需求时,我是老实人就实话实说。在育苗期,育苗大棚最怕大风和春季的湿雪;在移栽后和孕穗期,又担心低温冷害,连续阴雨寡照病虫害也是防不胜防。如果能根据种植期提前预报,我们提前做好应对,一定会减少很多损失的。
    出乎意料的是,县气象局不仅给水稻园区建设了高标准农田自动气象站和农业气象监控云平台,给我们提供的预报专题也更精细了;还联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我们提供更具体的农技指导建议,这可成了我们种地的好帮手。
    这几年有了智慧气象定制服务,我们合作社作物的产量大幅提高,年均销售大米9000吨,年均营业额4200多万元,每年也在不断地扩大种植面积,创新经营模式。前不久结束的第八届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上,我们签出了800亩私人定制稻田和400多吨大米订单。
    再看一下我们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真是帮了大忙!客户和消费者只要扫一下,就能看到稻米从种到收的气候条件和种植过程,特别是能看到气象部门的气候品质评价分析报告,这就太有说服力啦!去市场议价,心里有底气了。
    延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我们合作社承担了近200户贫困户的扶贫任务。这几年的气象“福利”让我们收益不断增加,通过给贫困户现金分红和贫困户社员二次分红的政策,一共带动176户贫困户提早脱贫。(黑龙江省延寿县信合有机稻米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姚洪亮口述,王继梅整理)


图为延寿县加信镇民主村水稻种植基地的农民在收割水稻。


来源:《中国气象报》11月3日四版

编辑:韩志鹏

编审:袁长焕



附件:

分享到: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版首页
黑龙江省气象局办公室主办 黑龙江省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承办
地址:哈尔滨市中山路230号,邮编150001
联系电话:0451-82622063
京ICP备05004897号 网站标识码:bm54080001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61号